华为910C股票突破年线后怎么走的预期究竟在哪?核心环节预期差,去伪存真。

博主:访客访客 2024-06-19 188 0条评论
温馨提示:文章已超过324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!
摘要: 先说结论:目前来看910C的量产,按市场信息带来的核心增量逻辑在于国产HBM产业链/国产chiplet封测产业链—盛合晶微/国产超一线晶圆厂及其供应商/ABF板商。后续:关于盛合晶...

先说结论:目前来看910C的量产,按市场信息带来的核心增量逻辑在于国产HBM产业链/国产chiplet封测产业链—盛合晶微/国产超一线晶圆厂及其供应商/ABF板商。

后续:关于盛合晶微和大基金三期的cross-section 

      随着NVDA相关方向的滞涨,科技方向再次从AI硬件的海外映射转向国内算力的发酵,这里资金配合信息发酵选择的是华为910C。

      但是标的却很牵强,简单说一下理由:华为910系列,是自18-19年就提出并量产的AI训练芯片,从910到910B再到910C,是硬件上的升级是芯片集成度的升级,然而在基础架构上并没有太多改善。拿背板连接器和电源举例,难道说单纯因为910C的上市,华为的910系列芯片就一跃成为爆款?实现整体上的大幅放量?如果不,那这些所谓的配套设施的增量何在。

      当然,并不是说对于整个供应链没有改变。以背板为例,从910B过度到910C带来工艺上的升级,计算速率上的上升,带来的是互联速度的升级,类似CPO从400G过度到800G,但整体量价难有较大改观。但是要说电源,无非就是计算速率上升带来的功率上升,电源需要更大的瓦数,但是这又能有多少呢。

      回到根本,芯片的升级放量,并不是单纯从供应链增量逻辑就可以去思考的。我们不妨借鉴一下NVDA供应链上,每一次NVDA的新芯片出台,映射到增量逻辑上是什么。从A系列到B系列到H系列,映射的是CPO的通道数和速率,映射的是HBM,映射的是全新的封装技术。再到H200,映射的又是全新的增量高速铜缆和液冷

      那么从华为的910上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增量逻辑呢?

      溯源910系列芯片的起源,我们从18-19年的信息说起:

1.从910起便运用了HBM2E技术,虽然现在HBM内存整体处于封锁状态,但国产供应链在这一点上也已经启动。不难猜测,从910B到910C的升级必然伴随着内存端的升级,从这一点上思考,910C芯片真的成为爆款,可以映射到的增量就是国产HBM产业链

2.从代工的角度思考,910和910B采用的都是7nm制程,应用增强版EUV工艺,若910C量产,不太可能下调制成,那么考虑到7nm制程被封锁的情况下,一定会伴随着国内7nm制程的放量,从这一点上思考,映射到的是国内一线半导体设备厂和国产晶圆代工厂(大概率是中芯南方还有那个传闻中被华为收购的厂)。

3.工艺,据市场消息,910C芯片工艺上采用Cows-L+ABF的方式,如果真如市场所言,那大概率是个大突破。从这一点上思考,映射到的是国产的ABF厂商(兴森/华正/深南之流,华正有被炒到)。以及那个传闻中的国产最强封测ost厂,为华为提供chiplet产能的盛合晶微供应链,这里其实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新闻。

盛合晶微的超高密度互联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项目开工,换句能听懂的话,就是在修一个尖端chiplet(3D)封测厂,这样的尖端封测厂究竟是给谁提供的产能呢?那就不得而知了

最后再说一次,我发文不是为了diss小作文或者小表格之类的,我讲话一直选择实事求是。正如北炒所言,在当下的市场风格下或许只有小作文/小表格的那帮人才能赚到钱。

我把我的思考发出来,也只是给市场上还不明了事情的本质的朋友们,一个思路,如果这条线真的可以支持中期的炒作,会联系到什么样的方向?

有的朋友多有得罪,就不用追着我骂了,我也只是实话实说。

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向的标的,就让市场自己去发酵吧,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种畅所欲言。

ps. 中性文章,提到了华正不是多看好,只是他确实是ABF相关,硬要说的话,我更看好盛合晶微相关,去年炒华为芯片的时候就是这么映射的。

作者在2024-05-27 11:29:58修改文章 作者利益披露:原创,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,截至发文时,作者持有相关标的,下一个交易日内可能择机卖出。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