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读低空经济行业什么股票价位最低价知识
低空经济
低空通常指距离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,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,目前该空域基本处于“真空”地带,尚未开发。
低空经济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,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。低空经济是“航空+”式的新兴融合经济形态,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“组合式”经济形态,如“农林+航空”、“体育+航空”、“电力+航空”、“公安+航空”等。
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(政策支持),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。根据XH网测算,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。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(IDEA研究院)的低空经济白皮书显示,到2025年,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。
低空经济交通工具主要包括直升机、无人机和飞行汽车三大类,其中广义上的飞行汽车包括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和陆空两栖类。
eVOTL(纯电驱动)和直升机的区别:
1.动力来源
eVTOL:采用电力驱动,不依赖传统的航空煤油,这使得eVTOL更加环保,且运行成本更低。
直升机:通常使用航空煤油或其他化石燃料,这导致其运营成本较高,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。
2.噪音污染
eVTOL:由于采用电动引擎,运行时的噪音较低,更适合城市环境使用,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干扰。
直升机:噪音水平相对较高,尤其是在低空飞行时,可能会对地面活动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。
3.维护成本
eVTOL:结构相对简单,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维护成本低于传统直升机的复杂机械系统。
直升机:维护工作较为复杂,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多种机械部件,维护成本较高。
4.应用场景
eVTOL:主要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、短途运输和紧急医疗服务等,适合低空飞行和垂直起降的场景。
直升机:广泛应用于军事、医疗救援、旅游和私人飞行等领域,能够执行更广泛的任务,包括长距离飞行和重载运输。
产业链分为四大板块:低空基础设施建设、低空航空器制造、低空运营服务、低空飞行保障。低空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。
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、辐射范围广
政策面不仅有国家顶层设计规划,也有地方专项政策支持。
目前,我国低空经济处于兴起阶段过渡到初级阶段。这两个阶段要求航路航线飞行是低密度小流量的,而航空航线的基本原则是规避人口密集区,安全第一。试点省份人口密度相对沿海较低,但城市化程度相对西部较高,一方面作为试点相对安全,另一方面具备一定基于城市低空的实验的参考价值。
试点省份: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西、安徽、海南。特点:处于东西经济承接区。
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融合经济形态,产业辐射面极大,从制造端上游基础材料横跨到下游服务运营,各研究机构对其经济体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,但对万亿规模存在共识。
eVTOL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、快捷机动、低成本、零排放、易维护等特点,相对传统飞行器在飞行性能与经济效益上优势显著,能在城市交通、医疗运输、物流配送、旅游观光等领域提供快速、高效、环保的空中交通服务。eVTOL的发展顺应了电气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的未来趋势,有望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(UAM)打造三维立体、绿色低碳、高效智能的生态网络体系。
目前的eVTOL能满足少量乘客的城市飞行或是包裹递送,随着全球eVTOL量产,其应用场景将大幅拓展,潜在应用场景涉及城市客运(UAM)、区域客运(RAM)、城市物流配送、商务出行、紧急医疗服务、私用飞行器等多种场景模式,大致可分为载人客运、载物货运、公共服务、警务安防、国防军事及私人飞行等六大类行业场景。
总结:
1.国家顶层文件设计有参考、有规范 2.地方层面产业专项政策支持 3.已有先行企业进行研发、制造、生产 4.低空区域处于“真空”区域,尚未开发 5.综合性强、辐射面广、产业链长,对经济带动效果好 6.产业规模大,至少是万亿规模 7.处于兴起阶段向初级阶段过渡 8.量产后,应用面广,场景丰富 9.技术成熟、可行性强 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